对话HashKey Chain:比特币、股票、基金如何链上交易,如何控制风险?

时间:2025-04-09 11:23:00

潜移默化间,传统金融与区块链金融的合作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周期。

3月,博时基金(国际)与HashKey Group 合作推出的港元及美元货币市场ETF代币化方案获得香港证监会(SFC)批准,即将正式发行,全球首支代币化货币市场ETF即将落地香港。2月,华夏基金(香港)推出“华夏港元数字货币基金”,成为亚太区第一只面向零售投资者的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2024年,华夏、嘉实、博时三大公募旗下的比特币和以太坊现货ETF在香港落地,是亚洲首批可以直接使用相应加密货币申购的ETF产品。

海外市场同样动作频频,BounceBit近日宣布在其平台上推出苹果(AAPL)、亚马逊(AMZN)和英伟达(NVDA)等股票的代币化交易服务,允许用户在链上,去中心化的交易美股。一年前,知名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BlackRock)推出了首个代币化基金BUIDL。根据 Coinglass 数据,目前比特币现货 ETF 总资产净值约为 1000 亿美元。

波士顿咨询在2月发布的报告中提到,预计代币化基金规模在七年内有可能达到全球共同基金管理资产规模的1%,到2030年将超过6000亿美元。如果未来监管允许所有共同基金和ETF转换为代币化基金,那么代币化基金管理资产规模甚至可能达到数万亿美元。

按照该报告的表述,代币化基金是指利用基于区块链技术发行的数字化代币来代表基金所有权,其核心是通过区块链实现基金份额的即时转让和所有权变更。与传统基金产品相比,其具备交易结算周期短(T+0)、高流动性、高透明度与低成本的特点。

在博时基金与HashKey Group 的合作案例中,由HashKey Group 为产品提供代币化综合解决方案以及全链路技术支持。在产品代币化过程中,HashKey Tokenisation 为产品提供代币化发行全流程设计以及执行;产品其后部署于HashKey Chain,并依托HashKey的NexaToken服务实现链上资产安全管理。后续虚拟资产交易平台HashKey Exchange作为主分销渠道,将通过即将推出的理财频道提供分销及托管服务。

HashKey Group 是一家香港数字资产集团,HashKey Chain为该公司推出的公链产品,HashKey Exchange是其旗下公司,其于2022年11月拿到香港证监会发布了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牌照。目前是香港最大的持牌虚拟资产交易所。

近日,钛媒体App与HashKey Chain公链负责人Kay展开了一次独家对话,主要讨论传统金融和区块链的未来合作,链上ETF产品的运营逻辑和风险防控。

Kay提到,持牌金融机构在推进合作时主要关注合规性和安全性,而不会把利率作为主要目标。监管机构则更关注投资者保护,尤其是小额投资者的利益,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性,“用传统的经验来管理新兴的产业,这方面监管方也在积极地学习,而且学习的很快。”

有市场人士人为,在极端市场环境下,链上金融的智能合约的清算机制可能会加剧踩踏。对此,Kay认为,极端市场环境下确实存在清算风险,但强调并非必然失控。链上代码即法律,规则可由社区投票决定。公链运营方需提升基础设施性能。并且,当前的链上资产以稳健标的为主,交易记录公开透明,有助于投资者识别市场操纵者。

以下是钛媒体APP与Kay的对话实录,经编辑:

钛媒体App:首个代币化基金BUIDL落地已经接近1年,从BUIDL的实际运营中能获得哪些经验和值得注意之处?

Kay:BUIDL 的成功运营为金融资产的代币化提供了宝贵经验。首先,选择合适的区块链平台至关重要。BUIDL 最初在以太坊上推出,随后扩展至 Solana,以利用其高效能和低交易成本 。 2024 年 3 月在以太坊上推出后,在不到 40 天内成为全球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代币化基金,不到一年内资产管理规模(AUM)突破 10 亿美元,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市场对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的强烈需求。

钛媒体App:在与合作持牌金融机构合作时,机构最关注哪些方面的问题?监管方最关注哪些问题?

Kay:一般来讲,合规的持牌金融机构在合作时,主要还是关注合规性和安全性。传统机构的资金体量巨大,不会把利率作为主要目标。事实上,上亿或者几十亿的大资金,也很难实现安全的高收益。一百万翻十倍容易,一个亿翻十倍难度也翻一万倍。

合规机构会尽可能的确保代币化产品符合当地和国际监管要求,避免法律风险,也会用一切办法,比如资产审计,代码审计,资产保险等,保障资产和交易的安全,防止黑客攻击和欺诈行为。

以我们和监管打交道的经验来看,监管机构则更关注,投资者保护,如何保证投资者承担的是他能承受的风险,保护投资者,尤其是小额投资者的利益,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传统金融市场运行两百多年,从1773年英国第一家政权交易所成立到现在,实在是积累了太多的案例和经验。

区块链带来了新的技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从前的经验没有价值。用传统的经验来管理新兴的产业,这方面监管方也在积极地学习,而且学习的很快。至少我们接触到的监管方都很聪明,都很好学。

钛媒体App:如何具体实现 “穿透式监管” 而不牺牲链上效率?

Kay:区块链技术的诞生之初,就有提升交易透明度的考量,在链上,记账权归所有节点共有。链上的每一笔交易都可以追溯,这也是我们如此热爱链上世界的原因。

基于区块链的基础原理,我们可以在不损失交易效率的基础上,实现更有效的监管。而这种监管,不再是银行或者政府的专利,在链上,每一个普通用户,也可以追踪大机构的每一笔关联交易,这种监管方式的穿透力度,我想是远超传统监管的。

钛媒体App:机构的迁移成本、运营成本如何?您认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效率提升是否会倒逼传统资管行业全面转型?

Kay:目前在基金上链方面,我们可以做到比较低的技术成本,也有一套现实资产上链的解决方案。机构上链基本上不用额外花费迁移成本。

运营成本方面,HashKey Chain 上每笔交易的gas 费,在0.0001-0.001之间。交易成本目前是远低于传统金融的跨行,跨境,跨主体结算的。更多的迁移成本可能体现在对从业者和用户的教育上,这有可能像互联网教育用户一样,是旷日持久的长期投入。

不过对此我们保持长期的信心和耐心,用更新的更好的技术对现有世界进行改造,这是我们整个亚洲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做的事情。

钛媒体App:在极端市场环境下,智能合约的清算机制是否会加剧踩踏?

Kay:如果我们讨论极端的市场环境,去中心化金融(DeFi)平台的智能合约清算机制确实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加剧市场波动。但这并不意味着,事情一定会滑向更不理性的方向。

链上代码就是法律,用户是在同一水平线上,透明公开的做交易。如果我们要讨论的是允许熔断还是不允许熔断,这可以在写在代码里请所有节点投票决定。

我们作为公链的运营方,或者链上基金的投资者,我们需要做的是提高基础设施的性能,比如我们引入了可能是行业内最好的预言机,以一种非常高的成本,把合约清算的精确度拉到这个行业可以做到的最高水平。

我们链上发行的资产,也是以货币基金,黄金,石油,甚至大宗商品为主的稳健标的,如果这类资产可以被人为操纵,那么在这种系统系风险导致的集团行情中,链上的交易记录,也可以帮助所有投资者,更好的了解谁是市场的操纵者,以及这种操盘是以怎样的手法实现的。

钛媒体App:未来是否会从货币基金产品向更多类型产品延伸,未来在RWA行业,哪些资产类别可能率先爆发?

Kay:我认为RWA的种类会越来越多。从我们运营这条公链的视角来看,可以标准化的资产类别,会爆发的更快一些。

目前我们HashKey链上,规模最大的是货币基金和指数基金的RWA资产,这目前在链上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同时也有一些,比如把探矿权拆分成标准化的token上链,把大屏幕的广告收益权代币化上链的项目方,这些项目相对较为细分,法律限制较小,可能会发展的比较快,实现某种程度上的弯道超车。

而非标准化产品,根据 Zoniqx 的报告,RWA 代币化市场预计将在 2034 年达到 30.1 万亿美元,房地产、商品和金融工具等资产类别的采用率将显著提高。这一点我们也将拭目以待。

钛媒体App:如何看待BounceBit 的“美股上链” ,股票资产是否适合RWA?

Kay:BounceBit近期宣布在其平台上推出苹果(AAPL)、亚马逊(AMZN)和英伟达(NVDA)等股票的代币化交易服务,允许用户在链上,去中心化的交易美股。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传统金融市场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生态系统相结合。

由于链上交易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链上的投机性交易行为占比较多,股票类资产的流动性和波动性,可以在链上放大。体量上允许一部分人在市场投机套利,并赚取超额收入。链上交易也可以通过,降低投资门槛,24/7全天候交易,和更好的流动性这些优势,来培养更多的价值投资者。

美股上链对于传统投资者和web3 用户都有更好的价值提升,对传统金融用户,他们的资金利用率可以得到提升,对web3 用户来说,投资标的更加稳健,在不损失流动性的情况下,可以避免项目方跑路的巨大风险。

钛媒体App:链与链之间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Kay:在技术方面,不同公链之间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性能和可扩展性,安全性,生态系统,互操作性,在这些方面,HashKey Chain 由于根植于以太坊生态,并且是super chain 联盟的成员,在性能和技术路线上,都和base,op,bsc,等公链处于同一水平。

从运营层面,更多更好的资产,更丰富的去中心化协议,是一条公链的底蕴和价值积累。

而对于金融资产上链,最重要的一点是安全。

一个主体合规,有足够清晰的财务审计,代码审计的公链主体,有利于从源头上避免链上金融体系的周期性风险。 在这部分的努力上,我们整个行业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方面,我们也愿意把我们积累的经验向全行业分享出来,实际上我们计划发布全球 RWA 资产白皮书,更好地助力行业共同规范化,创新化发展。

钛媒体App:如何看待未来传统金融生态系统和区块链金融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Kay:未来,传统金融生态系统和区块链金融生态系统可能呈现融合发展的趋势。传统金融机构开始探索区块链技术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而区块链项目也寻求与传统金融合作以获取合法性和更广泛的用户基础。两者的互补优势有望推动金融行业的创新和发展。HashKey Chain 也将努力成为Web2 和Web3的桥梁,建立全球互通的RWA价值网络,推动链上金融成为传统金融的标准组成部分,促进全球金融体系的包容性和创新性发展。(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蔡鹏程,编辑|刘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