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疾控中心发布老年人运动注意要点

时间:2025-04-23 18:17:00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运动是保持健康、合理体重的好办法,但对于老年人来说,要学会合理运动,为此,黑龙江省疾控中心发布健康科普。

专家建议,老年人运动要遵循适度、安全、科学的原则,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合理调整运动计划,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运动前要做好身体检查,在开始新的运动计划前,先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等项目,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排除潜在的健康风险。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选择合适装备,选择舒适、合脚、有良好支撑和减震功能的运动鞋,以减轻关节压力,防止摔倒。运动服装应选择透气、吸汗、宽松的材质,便于身体活动。做好热身准备,运动前要进行5至10分钟的热身活动,如慢走、活动关节等,让身体逐渐适应运动状态,提高关节灵活性,降低肌肉拉伤和心血管意外的发生风险。运动时要控制运动强度,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一般来说,运动时的心率不宜超过(170 - 年龄)次/分钟。例如,一位70岁的老人,运动时心率应控制在100次 / 分钟以内。可以通过佩戴运动手环等设备来监测心率。把握运动时间,每次运动时间不宜过长,以30至60分钟为宜,避免过度疲劳。如果体力较好,也可以将运动时间分成2至3次,每次15至20分钟,中间适当休息。注重动作规范,进行运动时,要注意动作的规范和缓慢,避免剧烈的扭转、跳跃和快速的动作,防止摔倒和受伤。例如,在进行太极拳等传统运动时,要注意姿势正确,呼吸配合。及时补充水分,运动过程中要及时补充水分,保持身体水分平衡。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一般每15至20分钟喝一小口(100至150毫升)水即可。如果运动时间较长或天气炎热,应适当增加饮水量。运动后要进行拉伸放松,运动结束后,不要立刻坐下或躺下,要进行5至10 分钟的拉伸放松活动,如腿部、手臂的伸展,帮助放松肌肉,缓解疲劳,减少肌肉酸痛的发生。运动后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如果出现疲劳感持续较长时间、肌肉疼痛剧烈、关节肿胀、心慌、胸闷等不适症状,应及时休息,并咨询医生的意见。补充营养能量,运动后可以适当补充一些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帮助身体恢复能量。可以喝一杯牛奶,吃一些水果或全麦面包等。

专家提醒,骨质疏松症患者应避免弯腰搬重物,推荐水中运动。关节炎患者尽量选择坐姿运动(如弹力带训练)。糖尿病患者应随身携带糖果,防止运动诱发的低血糖。

要警惕身体异常信号如胸痛、头晕、呼吸困难、关节肿胀,如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注意环境安全避免高温/寒冷户外运动,室内保持通风。运动贵在坚持,结伴锻炼更能提升动力和保证安全。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刘菊

编辑:刘奕萱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