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平台上线“内容偏好调节”功能,能破除信息茧房吗?实测

时间:2025-04-24 01:38:00

平台推荐什么内容,用户可以自己决定了?近期,小红书、微博等App上出现一项新功能,平台以图表形式向用户直观展示其浏览内容偏好的分布情况,即“信息茧房”的程度,同时支持用户调节不同类别内容的个性化推荐强度。这一变化被认为是落实优化算法规则透明度,实现算法自主可控要求的一个重要举措。

多个平台上线“内容偏好调节”功能

南都·隐私护卫队实测发现,在小红书App内,进入“我-设置”页面,有一个“内容偏好调节”功能,其以饼状图的形式向用户直观展示了近七日或近一日浏览内容的偏好分布情况,包括时尚穿搭、美食教程、美妆、旅游记录、日常生活等类别标签,用户可以清晰了解到在算法推送下所浏览内容的分类占比。

小红书“内容偏好调节”功能

小红书“内容偏好调节”功能

在饼状图下方的“内容偏好调节”板块中,用户可通过移动滑块,自行调节不同类别内容的推送强度,具体分为“减少推荐”“默认强度”“增加强度”三个档位。

同时,用户还能直接删除不感兴趣的内容标签,点击“调节更多内容”,另有数十个内容标签可供添加。这意味着,如今用户可以自主调节平台推送内容的偏好,很大程度上决定在App看到哪些内容。

为了摸清其他主流内容平台的相关情况,南都·隐私护卫队还对微博、哔哩哔哩、抖音、快手App进行实测。

微博该功能的设置与小红书类似。在“我的-设置-隐私设置”页面内可找到“内容偏好管理”功能,通过饼状图展示用户兴趣偏好分布情况,有减少、默认、增加推荐三个档位可供选择,用户可自行删除或添加其他内容分类标签。

微博“内容偏好管理”功能

哔哩哔哩“首页推荐内容偏好”管理功能

哔哩哔哩App内,在“我的-设置”页面,通过“隐私权限设置-个性化内容推荐管理”,进入“首页推荐内容偏好 测试版”,即可看到以饼状图展示的用户偏好分布情况,并注明“根据近期播放、调节偏好等行为综合计算”。页面下方“我的偏好”板块,用户可点击固定、删除、添加偏好标签。

另外,抖音、快手App暂未上线类似精细化调节功能,但二者在算法公开方面也有相关举措。今年3月,“抖音安全与信任中心”网站上线,向全社会公开算法原理、社区规范和治理体系。快手也公示了热搜榜单的排序规则和算法运行规则,设置智能客服24小时在线解答算法相关问题等。

四部门专项行动打造平台算法新秩序

近年来,算法推荐系统作为平台提高用户黏性的主要手段,已深度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决定。与此同时,是否会造成“杀熟”“信息茧房”,以及对于算法原理的解释性不足等问题引发了各方的深切担忧。

为此,去年不少网友试图通过“喊话”大数据对抗算法。比如在网上频繁批评某件商品价格太高、要求平台提供服务优惠、声称自己喜欢某类内容可以多推荐等等,希望这些留言被算法系统检测到并参与演算,实现反向驯化算法,减少“杀熟”“信息茧房”带来的风险。

在算法治理方面,要求平台允许用户关闭“个性化推荐”功能是一个重要节点。2022年,《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正式实施,其中明确规定,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者向用户提供便捷的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选项。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提供选择或者删除用于算法推荐服务的针对其个人特征的用户标签的功能。

同年3月前后,微博、微信、哔哩哔哩、抖音、小红书等App均上线“个性化推荐”开关,为用户是否接受算法管理提供了灵活选择。

近期各大平台在算法治理方面的动作,或与一记“重拳”有关——去年11月,四部委联合发起“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

专项行动要求,在2024年11月24日至2025年2月14日期间,重点整治“信息茧房”、操纵榜单行为、盲目追求利益侵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以及算法向上向善服务、算法安全主体责任缺失等问题,组织企业自查自纠,并在今年年初核验其自查情况。专项行动宣布不久,抖音、微博、小红书等主流内容平台均作出回应,公布一系列治理措施。

采写:南都记者 樊文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