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经济:打开消费心空间

时间:2025-09-05 09:07:00

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体验经济,是服务经济的延伸,其核心在于通过创造差异化的感官、情感与精神体验,让消费者为“过程价值”买单。

  刚刚过去的暑期,我市聚焦情绪消费、体验消费,着力发展体验经济,打开消费“心”空间,实现从“满足需求”到“创造需求”的跃迁,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汉服+”持续丰富业态

  体验汉服文化,打卡历史遗迹,是众多年轻人来洛旅游的“必修课”。随着市场发展,洛阳汉服产业迎来转型升级,一些亮点在暑期的汉服妆造市场尤为明显。

  市场主体激增。相关部门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汉服店较为集中的老城区,目前共有汉服妆造市场主体1360家,是2022年年末的14倍,呈指数级增长。

  本土品牌崛起。洛阳已不仅仅是外地汉服的销售地,而是涌现出一批汉服设计工作室和品牌,推出具有“洛阳印记”的原创汉服,提升了产业附加值。

  妆造行业专业化。洛阳的妆造服务“卷”出新高度,从简单的盘发到复原“唐风大头”、敦煌飞天造型等复杂妆造,发展速度和质量都令人惊叹。

  摄影服务集群化。应运而生了大量专业汉服摄影师,他们熟知洛阳各个景点的最佳拍摄角度和时间,“一站式”跟拍服务延长了消费链条。

  未来,我市将进一步优化场景、完善体系,延伸培育“汉服+”业态,为海内外游客打造别具一格的情绪、记忆和共鸣体验。

  超20万人次来洛研学

新颖有趣的研学课程

  接待研学游客超20万人次,客源主要有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安徽、湖北、河北等地。刚刚过去的暑期,洛阳研学市场尤为火爆!

  围绕“研学洛阳·读懂中国——2025洛阳暑期研学旅游季”,我市精心策划了6大类77项主题活动,通过“体验—实践—研究—创造”的梯度设计,让各类研学团体在沉浸中收获知识,在互动中增强文化自信。

  各大博物馆和研学营地别出心裁推出各种活动: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孩子们参与陶器修复、祭祀场景复原等活动。在洛邑古城,孩子们进入拓印、唐三彩绘制等工坊,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隋唐洛阳城景区推出“玩转中国乐高”“丝路奇遇—胡看隋唐”等系列研学课程,还有多家博物馆推出“小小讲解员”“小小考古家”“小小文物修复师”活动……此外,宜人坊研学营地接待了来自俄罗斯、保加利亚等世界各地的营员,推出了榫卯、投壶、壁画、考古等传统文化类特色课程,并广受好评。

  科技赋能消费新场景

  刚刚过去的暑期,位于龙门古街的无上龙门沉浸体验馆迎来全新升级。全新推出的“山河美术馆”(虚实结合XR展厅)项目吸引众多游客,他们戴上专业设备,徜徉在四大名著勾勒的虚拟现实空间里,沉浸式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勃勃生机。

  令游客耳目一新的不止于此。作为洛阳首个360度全息球幕影院,无上龙门沉浸体验馆全面升级硬件设备,同时更新“星辰大海”等全息影像片源,将古老的静态文化资源转化为可参与、可传播的沉浸式叙事,形成“线下体验+线上裂变”的文旅新地标。

  从观光旅游到沉浸式体验,洛阳文旅市场呈现勃勃生机。业内人士表示,发展体验经济对促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创造就业机会、提升城市形象和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洛阳将深入挖掘历史文化IP,围绕年轻人情感共鸣、文化认同、个性化分享和深度参与等需求,通过科技赋能,持续打造消费新场景,将城市变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历史主题公园”,让游客成为历史的“参与者”和“体验者”。(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孟山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