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鹿青松 管悦 张雪
4月10日上午,2025齐鲁春季车展暨第51届齐鲁汽车展览交易会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车展汇聚了近千台展车,涵盖微型车、轿车、猎装车、MPV、超级跑车等全品类主流车型。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齐鲁车展呈现出汽车集团化发展的趋势,多家车企通过整合旗下子品牌资源,以“多子多福”的产品矩阵实现消费人群全覆盖。这种追求大而全的产品策略,究竟是企业开拓市场的灵丹妙药,还是暗藏风险的战略陷阱?
从单一爆款到全系阵容
多家车企的“摊大饼”策略
本届车展令人最直观的感受,恐怕是各家车企丰富的产品矩阵。面对日益分化的市场需求,像特斯拉依赖Model Y、Model 3等少数几款爆品车型“打天下”一样的场景并不多见,“多生孩子好打架”似乎已成为众车企不约而同的生存法则。
在国际会展中心3号馆,比亚迪汽车携旗下比亚迪、腾势、方程豹三大品牌集体亮相,总展台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细数比亚迪参加车展的车型,会发现其涵盖了轿车、SUV、猎装车、硬派越野四种主流车型。而随着中大型MPV比亚迪夏的登场,比亚迪王朝网又增添一员“猛将”,产品类型进一步延伸。

这一现象在其他汽车品牌中同样明显。据岚图汽车济南区域经理高甡介绍,岚图此次一共到场四台展车,包括岚图梦想家、岚图FREE、岚图知音、岚图追光,仅这四款车便已经涵盖了主流车型“黄金三角”,即轿车、SUV、MPV全部车型。即便是乘着“增程+SUV”东风而起的理想,也并未在L系列上“一条路走到黑”,带来了旗下首款纯电车型、中大型MPV理想MEGA——理想MEGA的发布代表了理想在纯电领域的积极尝试,也被视为理想对于SUV汽车类型之外的一次突围。
市场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的合理性:乘联分会近期发布的《2025年3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25年3月全国狭义乘用车产量为248.1万辆,轿车产量为107.8万辆,SUV产量为129万辆,MPV产量为11.3万辆,“黄金三角”的稳定产量,支撑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基本盘。

车企“拖家带口”成常态
多品牌战略抢占细分市场
为了全面覆盖不同消费需求,多家车企不仅在产品矩阵上下功夫,更通过创建子品牌的方式,精准划分市场定位、品牌调性和价格区间。回顾百年汽车史,这一策略并非新鲜事物,例如国际汽车巨头大众集团早已通过保时捷、奥迪、大众、斯柯达等品牌构建阶梯式布局。
细细数来,本次齐鲁车展有多个汽车集团子品牌参展。除比亚迪子品牌之外,还有属于奇瑞集团的奇瑞汽车、iCAR、星途、捷途;属于吉利集团的吉利汽车、吉利银河、领克、极氪;属于长城集团的长城汽车、坦克、哈弗、长城炮、魏牌;属于上汽集团的智己、飞凡、荣威等。

“拖家带口”也并非老牌车企的“专属技能”,新势力车企也不再局限于单一品牌,首次登陆齐鲁车展的乐道汽车便是归属于国内知名新能源车企蔚来旗下的全新品牌。
“车企推出子品牌,对我们消费者来说应该算是一件好事,因为子品牌的调性、用料、服务与其他兄弟品牌基本是一脉相承的,相当于为同样一款车型打造多个版本以供选购。”在领克展台,刚下订了领克Z20的消费者刘先生告诉记者,他之前想购买一台极氪X,但是由于预算有限一直没能下订。近期领克发布Z20,他认为领克Z20的综合素质与极氪X比较接近,便直接在车展进行了订购。
从全盘分析,多品牌策略可以形成技术共享,并为汽车集团的供应链体系提供驱动力。数据显示,吉利集团通过SEA浩瀚架构向极氪、极星、路特斯等品牌进行技术输血,使研发效率大幅提升。奇瑞将鲲鹏混动技术下放至捷途、星途等子品牌,带动全系产品新能源渗透率实现跃升。一些子品牌的“反哺”甚至可以显著加速技术迭代,并提供可观的利润。
消费群体变迁
倒逼车企多元布局
从需求端倒推,车企的全面布局离不开消费群体的变迁以及对应而来的需求变化。随着车型的更替,一些车型原本的消费群体与用户画像已经逐渐模糊。例如,记者在车展现场走访发现,不少女性消费者将目光从偏爱A00级微型车转向考虑大空间、高配置、长续航的轿车和SUV等车型,Z世代消费者的入场也为车圈增添了一份年轻气息。
“原来六七万预算买纯电四座微型车,现在已经可以买到多款混动的五座轿车或者SUV了,续航能力也提高了。”济南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有六年驾驶经验,虽然小巧的车型停车方便,操控性也灵活,但更看重个性化驾驶体验、空间感、时尚感和操控爽快感。

比亚迪、极狐、吉利等多个品牌销售顾问表示,越来越多女性消费者购车时除考虑性价比、实用性等因素外,更关注车型配置、空间大小、续航能力、安全性等情况。女性消费者对智能化配置的需求逐渐升高,尤其是与驾驶便利性相关的功能。例如自动泊车、360度全景影像、语音交互系统等功能,能够帮助女性消费者在驾驶过程中更轻松地应对复杂的驾驶环境。

此外,随着Z世代年轻消费群体和女性消费群体的崛起,颜值成为这些消费群体的重要参考因素。奇瑞、吉利等多个车企推出的A00级微型车做足“门面”,有的走越野路线,有的尝试复古,有的则主打女性柔美风格等,期望在外观上以“美”取胜。在一位一线销售人员看来,为契合消费者的审美喜好,高配且精致将是A00级微型车的未来主流趋势。
“多子多福”到底是好是坏?
还需市场进一步考验
有分析认为,车企“多子多福”式的产品矩阵和品牌效应能触达不同需求、不同层次消费者群体,稳定扩大市场份额。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目前车企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推出相似的品牌矩阵,也不得不面对一些负面影响。
例如子品牌之间较高的目标客群重叠度以及同源产品间的内耗式竞争。车型过多可能会造成企业资源分散,导致难以孕育爆品,使得每款车型都“泯然众人矣”。对车企而言,如何让子品牌既保持家族基因又能顺利盈利,可能会成为未来行业洗牌的关键胜负手。
从消费者视角来看,他们最朴素的愿望始终是以合理的价格获得稳定可靠、满足需求的汽车产品。不止一位车展现场消费者表示,无论车企怎么布局,都希望以后车企能够更加细致、全面地照顾消费者需求。
事实上,消费者需求的变迁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车企的产品策略。MPV从商务人士首选转为家庭用车消费者“心头好”的过程就是一个典型案例。MPV通常配备智能座舱、大屏幕、音响等设备,后排座椅还能放平,让全家人在出行中能够享受舒适的体验,这让原本独属于商务用途的MPV在近年来逐渐有了相当成分的家庭属性。

车展现场一位汽车品牌区域总监表示,无论是“多生孩子好打架”还是“全车型全覆盖”,当消费者需求从单一功能转向全场景覆盖,车企不得不用更细分的品牌和车型矩阵构筑竞争护城河,这种做法“很现实,也很无奈。”这种消费需求的转变过程,恰恰折射出当前中国汽车市场正在经历的快速变革期,车企需要在“广撒网”还是“重点突破”之间找到平衡点。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市场持续分化,未来车企的战略选择将更加多样化。到底如何抉择才能在这场车企“大逃杀”中存活?这场关乎生存与发展的战略博弈,最终将由市场这个裁判来检验。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