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时评】毁约提价,无异于“趁节打劫”

时间:2025-04-29 10:01:00

五一假期未到先火,趁“火”打劫又卷土重来。近日,“提前两个月订酒店五一住不了”的话题冲上热搜。据报道,南京、苏州、汕头、海口等多地监管部门发文告诫酒店、民宿经营者规范五一期间市场价格行为,严格履行预订承诺,不得以任何不正当理由对已生效订单擅自毁约提价。海口还明确提出,对于价格欺诈行为,最高可罚50万元。

近年来,酒店民宿价格“逢节必涨”、坐地起价的情形频频出现。据报道,有消费者今年2月通过旅游平台预订五一假期入住贵阳一家酒店,4月21日突然收到平台电话,被告知酒店无法接待,重新预订发现该酒店及周边的住宿都涨到每晚500多元,相当于当初预订价格的4倍;有消费者两个月前在某旅游平台预订了酒店,4月20日收到平台通知“满房取消订单”,可选择其他酒店并最高补偿68元,然而其他酒店价格已翻3倍左右;今年2月,有消费者在南京入住预订好的宾馆,商家以春节客房价格上涨、未及时调价为由,要求加价200元……

为假期出游,消费者的车票、行程等规划通常早已确定。临近假期,酒店民宿突然变卦,让消费者措手不及、出游体验大打折扣。突然袭击式的毁约提价,违背了市场交易基本的诚信契约精神,增加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无异于“趁节打劫”。一起起单方面毁约,一次次临时提价,一个个无理的取消理由,置消费者权益于不顾,也突破了价格法等法律法规的红线。

市场经营主体有随市场供需变化灵活调价的权利,但权利的行使,必须建立在公平交易、诚信经营、尊重消费者权益的基础上。一些酒店民宿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还是利欲熏心胆大妄为?平台又为何视若无睹?这些酒店民宿之所以敢变卦违约,无非拿准了节假日市场需求旺盛、房间不愁订的节令特征。更重要的是,临时毁约的获利远大于违规违法的成本。监管执法若再滞后,又无形中助长了商家毁约提价的嚣张气焰。

严格履行预订承诺,不得擅自毁约提价,既是商业伦理道德的内在要求,也是地方营商环境的基本底色。近年来,各地纷纷推动文旅市场发展,住宿价格和服务质量不该拖后腿。动辄毁约提价,酒店和民宿经营者或能多赚一笔,但抹黑当地文旅形象,给旅游口碑带来的损失难以弥补。多地监管部门提前发文告诫不得毁约提价,是对行业“打预防针”式的主动治理。更关键的是,要强化日常执法监管,但凡有门店和平台顶风作案,就要立即介入,拿出“谁砸文旅牌子就砸谁的饭碗”的劲头,确保消费者权益不受侵害。

通往“诗和远方”旅途中的每一次消费,应当始终公平、诚信、透明,而不是变卦、提价和欺诈。莫再让“逢节必涨”“趁节打劫”的套路,给即将到来的五一游添堵了。

来源 北京晚报(作者 李松林)

责任编辑 何丹

责任校对 杨飏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曹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