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山东临沂7月25日消息(记者 傅天明)近日,“树拍易购”平台因提现系统瘫痪引发投资圈关注。接到央广网啄木鸟消费平台投诉后,记者赶赴临沂,从多名投资者了解到,有人借贷90万元投入平台后“打水漂”。
目前,当地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树拍易购总部办公点被封。“21日,树拍易购总部大楼前格外引人注目。一旁的台阶上有人举着‘要求提现’的纸牌,有人向楼内喊话,声音在马路对面都能听见。”临沂树拍易购城市广场附近的商户告诉央广财经记者。

7月24日,树拍集团(全国)供应链基地,大门上贴着封条。央广财经记者傅天明 摄
树拍总部人去楼空
7月24日下午,山东临沂树拍易购城市广场,紧闭的玻璃大门上张贴的白色封条显得格外醒目。广场入口处,几位身着灰色制服的保安来回巡逻;不远处的停车场内,数辆警车有序停放,民警在警戒线周边值守,对试图靠近办公区域的人员进行轻声劝导。除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外,广场内鲜有人流,空荡的场地透着与往日不同的安静。
这份安静与7月21日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当天上午,树拍易购平台提现系统突发故障无法正常使用,部分投资者从各地前往位于该广场的平台总部了解情况。
“我开车走高架桥,平时10分钟能通过的路段,那天堵了快2小时。”一位途经该路段的司机告诉央广财经记者,前方车辆长时间停滞,后来得知是树拍易购总部附近人员较多,交警已到现场疏导交通。
一位目击者介绍,在广场内部,个别情绪较为激动的投资者曾试图进入总部办公区域,与现场保安发生短暂接触。期间,还出现了轻微推挤。有焦急的投资者喊着“我的养老钱都在里面”,拍打大楼玻璃幕墙。
7月24日下午,央广财经记者在现场注意到,此前聚集的人员已全部散去,但办公区域的封条、值守的民警及保安仍在原位。

现场散落的玻璃碎渣。央广财经记者傅天明 摄
现场一位保安透露,树拍易购总部早已无人办公,他们是受政府相关部门临时聘请在此值守。
投资者忧心平台资金流向
据多位投资者透露,树拍易购对外宣称采用“创新S2C2M模式”,以“购物返利+拍卖增值”为卖点吸引用户。
“实际就是典型的资金盘模式。”一位姜姓投资者告诉央广财经记者,平台声称用户缴纳保证金参与商品竞拍,可获得每日高额回报,“现在看来,这就是骗局。”
记者采访了解到,早在7月9日,该平台提现通道已陆续关闭,用户资金被冻结,账户内资金无法取出。期间,平台推出的兑换方案引发不满——其中一则“580元仅能兑换30个鸡蛋”的消息,更让众多投资者深感愤慨。
央广财经记者获得一份盖印“山东数科易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公章的公开信件,其中特别指出,“树拍APP因涉嫌传销已被立案调查。”事发后,网络上传出“树拍易购暴雷导致数万投资者血本无归,涉及金额高达六百亿”的说法。不过,截至目前,该说法并未得到官方印证。

树拍易购城市广场大门被锁,贴有暂停营业的告示。央广财经记者傅天明 摄
央广财经记者走访发现,不少投资者投入的是养老钱、孩子学费等关键资金,甚至有部分投资者的资金来源为借贷,如今资金无法取出,生活已陷入困境。专业人士认为,由于平台运作涉嫌传销,维权及资金追偿难度极大,投资者未来或将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公司平台之前说得好好的,我才通过贷款投了20万元。我在临沂的一位亲戚,通过贷款,更是一次性投了90万元。”一位东北的受害女士向央广财经介绍,“现在全完了。”
更让投资者不满的是,平台在事发后推出的“平移方案”被指“二次收割”——投资者要么被强制要求提货,要么资金被转为“数据资产”,且需拉新用户才能逐步释放。
截至目前,平台资金问题仍无明确信息,这让投资者们颇为忧心。
监管部门已启动深入调查
央广财经在临沂探访了解到,目前,部分投资者已尝试通过多种渠道维权,包括拨打金融监管部门的热线、在国家信访局官网举报、向支付平台申诉等,但因资金流向隐蔽、账户被冻结,个体追讨进展艰难。

山东树拍数字经济产业园大门口有警察驻守。央广财经记者傅天明 摄
据股权信息显示,山东树拍数字经济产业园运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是树拍易购的重要关联企业,该公司成立于2020年,注册地为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目前尚无证据显示该公司有特殊背景,但其在此次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引发关注。
从一些公开信息来看,该公司曾在当地数字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该公司曾对外宣称,其发展历程中,不仅举办了多次大型招商活动,吸引了众多区域服务中心负责人及商务伙伴参与,还与诸多知名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公司也对外称,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助力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做出了诸多积极贡献。
此外,树拍易购创始人、山东树拍数字集团董事长王绍庆此前多以公众人物、知名企业家及慈善人物身份公开露面,其相关背景也成为投资者讨论焦点。但事发后,这位有着诸多“头衔”的公众人物未再出现于公众视野,这也引发外界各种猜测。
央广财经从临沂知情人处获悉,眼下,当地监管部门已针对树拍易购启动深入调查。接下来,监管部门将加强对类似平台的审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以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及投资者合法权益。
上述知情人介绍,此次事件也为广大投资者敲响警钟,面对各类宣称 “高额回报” 的投资机会时,需保持清醒,仔细核查平台合法性,避免陷入非法集资陷阱。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