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生机盎然。眼下正值食用菌菌棒进棚上架的关键时期。为抢抓农时、保障产量,只见五竹镇五竹村的群众们正忙着将菌棒装车、分拣、上架,一派忙碌的景象正在徐徐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我在这里搬运菌棒、摆放菌棒,每天有130元左右的工资收入,还能照顾家里面的孩子。”村民何学仁乐呵呵地说到,这份家门口的工作真不错!
“我们村集体今年种植滑子菇2万棒,过完年就开始着手清棚消毒,现在开始摆放菌棒,目前我们的2万棒菌棒已陆续全部完成入棚摆放。”五竹村党支部书记杨骞说到。良好的养护管理才可保证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接下来,他们会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做好开孔、洒水和防虫等工作,保证食用菌的出菇量和品质。经过精心的养护管理,这批滑子菇一个月后即可迎来首茬采摘,预计总产量可达1万斤,实现产值约4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
“今年我在院子里种植了1000棒滑子菇,现在全部完成了摆放,种植不占地方、成本低,见效快。”种植户谢会珍说到。一直以来,全镇以谢会珍为代表的食用菌“庭院经济”种植户坚持科学种植管理,按照生长条件要求,精心做好温度、湿度、光线等调控工作,在增加收入的同时有效提升了“五竹牌”食用菌的品质和产量。
“小小院落闲不着,一年四季都有收益。”鹿鸣村党支部书记兰伟军说道,以一座130平方米的院落为例,春季摆放黑木耳菌棒1000棒,从3月份生长到8月底预计可产出鲜木耳600斤,按照目前市场行情,这样一个院落可以实现增收3000元以上。
走进五竹镇的食用菌产业园内,只见甘肃鑫瑞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标准化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们齐心协力,一派繁忙的菌棒运输景象。“今年以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联农带农机制,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为全镇7个村集体免费投放菌棒14万棒,为50户农户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投放菌棒6.13万棒。同时,我们还在不断改进、加大投入做适宜本地发展的新菌类品种选育,争取实现菌种能够持续增产,满足市场供应。”公司总经理张晓庆说。
小菌棒撑起“致富伞”,积极发展种植食用菌是五竹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缩影。近年来,五竹镇聚焦“菌种培育-菌棒生产-出菌管理-保底收购-精深加工-产品销售”为一体的食用菌全产业链发展,推广“庭院经济+技术培训”模式,切实把食用菌产业培育成推动乡村振兴的新质生产力。接下来,全镇将进一步结合实际,不断创新思路,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促进特色产业不断提质升级,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