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泉灵:让告别成为一堂生命课,守护生者和逝者之间的美好记忆

时间:2025-04-05 23:16:00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4月4日清晨,湖北省襄阳市下起了小雨。殡仪馆告别厅内,殡葬师茶泉灵俯身靠近操作台,用棉签蘸着凡士林,仔细调整逝者眼周的皱纹。她将粉饼换成更贴近肤色的色号:“自然些,就像她只是睡着了。”

茶泉灵想起2017年前那个同样飘雨的午后。当时蜷缩在殡仪馆墙角的她不会想到,这份关于“好好告别”的执念,会让自己成为全市最年轻的殡葬师。

“手越稳,生者的心才能越安”

回忆起2005年那个阴雨绵绵的下午,茶泉灵仍会不自觉地摩挲指尖。“外婆的手很凉,但最后一次握住时,却像被阳光晒过的棉被。”高考前三天,外婆因突发心梗离世,家人匆忙用白布裹住遗体送往殡仪馆。16岁的她躲在墙角,“像处理一件物品”——这个画面刺痛了她,也让她第一次意识到:死亡不应以仓促收场。

茶泉灵为逝者做最后告别。受访者供图

正是这场未完成的告别,让茶泉灵成为全县首位选择殡葬专业的考生。“如果死亡注定是人生必修课,我希望自己是那个让告别更从容的助教。”茶泉灵说。

“第一次触碰遗体时,我以为死亡是凝固的冰,后来才发现它是流动的河。”2017年,实习期的茶泉灵在广西某殡仪馆碰了壁:先是被冷冻遗体粘住手套,又在搬运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刚拔管的逝者时触到腋下余温,生理性反胃让她冲进卫生间干呕,却在镜中瞥见家属跪地痛哭的背影——那一刻,她突然理解师父的话:“我们的手越稳,生者的心才能越安。”

认真工作的茶泉灵。受访者供图

8年过去,这双手已为上千位逝者缝合伤口、整理仪容。最艰难的一次,她连续5小时缝合160针,将因车祸支离破碎的丈夫“还原”给妻子。当妻子抚摸着修复后的遗体,喃喃道“至少孩子记得爸爸完整的模样”时,茶泉灵终于懂得:殡葬师的使命不是对抗死亡,而是守护生者与逝者之间美好的记忆。

“让告别成为一堂生命课”

“死亡带走生命,但无法抹去爱的痕迹。”2018年,茶泉灵观摩了一场足球场主题葬礼:绿茵地毯铺满告别厅,亲友们在足球上签名寄语,让19岁少年“带着心爱的足球启程”。三个月后,这对父母将签满名字的足球捐给山区小学,附信写道:“这是儿子生命的延续,请替他在阳光下继续奔跑。”

茶泉灵处理逝者遗体时所用的器具。受访者供图

类似的故事在清明期间尤为密集:为爱画画的女孩用调色盘作陪葬、用老人珍藏的戏服完成最后一次换装……“个性化告别不是表演,而是让家属在仪式中完成情感的‘移栽’。”今年清明节,茶泉灵没办法回家为奶奶祭扫。每当从照片中找寻她的身影,相机和照片存在的意义便得以具象化。“当哀伤具象为一张照片、一支口红或一首老歌,生者的思念便有了载体。”

“这就是清明的意义。”茶泉灵说,“祭扫不是与死亡对峙,而是借由仪式,让逝者在生者的讲述中重生。”她翻出手机里珍藏的纸条,那是家属写给她的留言:“您让告别成为一堂生命课,教会我们如何带着爱继续前行。”

责编:齐钰

主编:王振雅

校对:任璇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