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是党史学习教育的“资源库”。神木市贺家川镇以红色旅游资源为支撑,以打造“红色文化小镇、沿黄旅游名镇”为目标,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通过优化整合资源、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打造了一批主题鲜明、特色突出、感染力强的红色教育基地,为党员干部开展体验式教学创造了条件,也让红色基因在深切缅怀革命先烈、追忆红色历史中代代相传。

红色资源成为党史学习教育“活教材”
黄河水奔腾不息,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变迁。日前,神木市贺家川镇5个红色革命纪念馆正式建成开放,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游客前来缅怀革命先辈,追寻红色记忆。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7月2日,神木农商银行贺家川分理处联合党支部、北关分理处联合党支部等5个党支部组织党员来到位于贺家川镇的神府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贾家沟支部展览馆)和晋绥军区后方医院旧址陈列馆,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严明纪律规矩”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光辉党史,弘扬红色革命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活动中,党员干部们认真参观了展馆内陈列的珍贵革命文物和历史资料。一件件饱经沧桑的革命文物,一个个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生动再现了革命先辈们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持续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我们党支部联合店塔等五个党支部走进贺川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严明纪律规矩’主题党日活动,希望通过学习参观,让党员干部直观感受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神木农商银行贺家川分理处联合党支部书记赵小霞表示,“这种教育方式能让大家深刻牢记金融为民初心,激励他们将革命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为神木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更加优质、更加便捷、更加高效的金融服务。”

在晋绥军区后方医院旧址陈列馆,党员们驻足凝视那些弹痕累累的医疗器具;在贾家沟支部展览馆,“三妯娌跳崖”的壮烈故事让许多人热泪盈眶。神木农商银行万镇支行会计主管高侨侨深有感触地说:“这次活动既是一次党纪学习教育,也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今后我将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节俭朴素、谦虚低调,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守护根脉让红色基因焕发时代光芒
中共贾家沟支部是神府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以星星之火,引燃了神府大地的广袤原野,在革命战争年代发挥着模范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贾家沟支部展览馆自建成开馆以来对社会免费开放,馆内陈列了党支部的创建历程和领导武装斗争等史实,以及“三妯娌跳崖”等英烈事迹,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

“贾家沟支部展览馆自去年年底建成并开馆以来,众多党员干部在此进行红色教育学习,截至目前,累计参观人数已达近千人。”在展馆内,讲解员贺柳柳正在深情讲述着革命先辈们筚路蓝缕、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她说:“作为一名讲解员,每一次讲解先辈的故事都会让我觉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让大家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贺家川镇作为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底蕴深厚。近年来,该镇紧扣红色民生、红色文化、红色教育、红色旅游“四位一体”的发展思路,不断强化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积极开展红色革命遗址的保护性修复工作,不断扩大红色文化影响力,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我们对30余处红色革命遗址进行了保护性修复。”贺家川镇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杨延力介绍,“已建成并开放神府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贾家沟支部展览馆)、神府苏维埃政府展览馆、杨家沟整风运动暨《抗战日报社》旧址、晋绥军区后方医院旧址陈列馆、八路120师河防司令部旧址5个红色革命纪念馆。”

红色文旅融合奏响高质量发展新乐章
贺家川镇不仅注重红色资源的保护,更着力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该镇依托黄河、天台山等自然景观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打造了以晋绥军区后方医院旧址陈列馆等红色革命纪念馆为主的红色精品研学线路。同时,围绕“红色+生态+产业”,引导村组积极发展民宿、农家乐、采摘园等农文旅融合经济,让红色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

“党建引领是推动红色文旅融合发展的根和魂。我们把党建作为纽带,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背后的故事。”贺家川镇党委副书记王瑞说,“通过‘党建+红色研学’的新模式,我们开发了红色主题研学路线,打造了集教育、观光、体验于一身的红色文旅品牌,让红色资源‘活’过来、红色文旅‘火’起来,力求让农文旅产业成为驱动全镇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如今,在红色旅游的带动下,当地民宿、农家乐、采摘园等农文旅融合经济蓬勃发展,革命老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白焕霞 温子瑞 呼佳艺)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