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剑飞
又到一年暑期,“博物馆预约难”频频登上热搜。“博物馆预约难”既缘于暑期研学游、亲子游等文化旅游需求,也和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密切相关。许多顶流博物馆预约页面几乎都是一片“灰屏”,全部约满。
暑假是出游高峰,几乎每个博物馆都是游客爆满,对于预约成功的游客来说,自然可以顺利入馆,享受丰富的文化盛宴。而对于那些没能预约成功或者没有预约的游客来说,则只能望馆兴叹,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当游客的参观需求与博物馆限流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时,博物馆应积极探索更灵活的预约机制。一方面,从技术层面进行破局,通过优化预约平台、简化操作流程、增设人工服务、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方式,动态调整票额分配,打出“实名制+人脸识别”的组合拳,精准打击“黄牛”囤票行为。另一方面,加强精细化设计,强化“留白”意识,每天保留一定票额,为没有预约的观众设立临时预约窗口,开通特殊群体观赏绿色通道等,让因为没有预约而无法进馆的游客也能有机会触摸历史、感受文化。在科技治理中保留人性化窗口,便可让数字便捷与人文温度并行不悖。
科技不应该成为阻碍文化传播的屏障,而应成为连接公众与历史的桥梁。当预约系统成为“数字高墙”时,我们应积极转变思路、打破壁垒,让技术服务于人,这不仅是提升博物馆服务质量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文化惠民的应有之义。
(作者单位:河南省西峡县委宣传部新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