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 看作风 | 开建到准产 只用5个月

时间:2025-07-27 07:47:00

广州市食品药品审评中心自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提前介入服务企业20家次;累计开展新业态、新产品审评技术规范研究19项,发布技术规范文件3项,为监管部门提供技术咨询41次。

“没想到,从筹建到准产只用了5个多月,我开始还以为需要近一年呢。”7月初,广州莱倩化妆品有限公司喜迎新的生产基地投产,公司总经理陈礼桐感慨地说。

以往,化妆品企业从提出申请到获得生产许可,至少需要9—10个月的时间。如今,广州市食品药品审评中心(以下简称“审评中心”)主动服务,在图纸设计环节就提前介入,对不符合标准的做法予以指正,并提供了多处合理建议。莱倩的生产基地从装修装饰到组装生产线投入生产,全过程一路顺利。

提前介入主动服务

广州莱倩是一家专注于中高端彩妆和护肤品的专业生产制造商。为扩大产能规模,莱倩着手建设新的生产基地,占地15亩,其中GMP标准生产厂房20000平方米,配备全自动生产线20条。

新基地采用的自动化连续式生产对工艺流程的连贯性和高效性要求极高,原有的生产流程设计理念不再适用。同时,厂房内20条全自动生产线的布局需要精心设计,才能实现高效流转。

市食品药品审评中心工作人员在企业开展工作。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俊杰

审评中心了解到情况后,专家团队迅速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指导。线上,专家团队通过视频连线实时查看建设情况,与企业探讨功能车间布局规划。线下,专家团队多次到现场逐项检查确认车间内部结构和设备设施配置细节,指导企业将原料暂存区、拆包区、调配区等依次相邻设置,形成连贯的生产链条。通过这些精准指导,企业仅用1个月就确定了最终的车间设计和工艺流程方案,比原计划节省了两个月时间。

得益于审评中心专家团队的精准指导,企业在筹建过程中少走了很多弯路。从厂房开工建设到最终取得《化妆品生产许可证》,企业仅用了5个多月时间,较行业平均周期缩短了一半,为产品快速推向市场赢得了宝贵时间。

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陈礼桐的感叹,道出了审评中心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取得的新实效。审评中心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抓手,推动学用转化,创新构建志愿服务平台,将服务链条向前延伸、向后拓展,打造沉浸式服务、问诊式帮扶,帮助企业打通一线难点堵点,推动食品药品许可准入的“最后一公里”再提速,为广州优化营商环境注入强劲动能。

作为广州市市场监管局下属的基层技术审评机构,审评中心以企业需求为目标,创新采用“场景代入+角色互换”工作法,从企业筹建“起跑线”到获证“冲刺点”全程介入,推动服务作风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实现从问题发现到解决、从服务优化到质量跃升的全链条覆盖。

审评中心副主任江东文介绍,自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审评中心交出硬核答卷,提前介入服务企业20家次;累计开展新业态、新产品审评技术规范研究19项,发布技术规范文件3项,为监管部门提供技术咨询41次。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江东文代表审评中心表示,将以更优服务、更实举措、更精技术,持续为市场主体营造良好发展生态,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庆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