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日本、德国特约记者 潘小多 青 木●本报记者 李 萌●于 文 韩 雯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21日发布答记者问,回应近期多家外媒的报道——美国政府正准备在关税谈判中向其他国家施压,要求其他国家限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以换取美方关税豁免。发言人指出,中方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中方绝不接受,将坚决对等地采取反制措施。中方有决心有能力维护自身权益。国际主流媒体迅速报道了“中国发出警告”的消息。新加坡《联合早报》称,美方计划同70多个国家举行关税问题谈判,日本官员上周已赴美,韩国、英国政府高官本周也将前往华盛顿。即将赴美的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19日接受英媒专访,被问及是否会为了迎合美国而减少与中国的接触时说:“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接触是非常愚蠢的,这就是本届政府的立场。”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全球化智库高级研究员何伟文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方“围堵中国”计划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中国是全球约130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这些国家和地区与中国都是世贸组织成员,需要遵守国际规则和已签订的国际协定。
“与虎谋皮最终只能是两头落空”
多家外媒近日报道了“美国计划利用关税谈判来孤立中国”的消息。《华尔街日报》15日称,特朗普政府的设想是,要求美国的贸易伙伴承诺孤立中国经济,限制他们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以换取白宫减少贸易和关税壁垒。报道称,这些措施旨在削弱中国经济,并在美国和中国举行会谈之前,使北京在谈判桌上处于不利地位。据报道,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是这项策略的幕后推手之一,他目前正在主导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谈判。
“美国希望通过招募其他贸易伙伴来围堵中国”,彭博社16日也报道了类似的消息。报道引述知情人士的话称,特朗普政府正准备向各国施压,要求他们限制与中国的贸易,包括对来自某些与中国关系密切的国家的进口商品征收所谓的二级关税,美国还希望贸易伙伴不要吸收“来自中国的过剩商品”。
彭博社的报道同时称,美方的包围中国计划要想成功,需要欧洲和亚洲国家的支持,不过这些国家一直不愿大幅减少与中国的交易。美国提高对几乎所有国家的关税,导致一些国家不再将美国视为可靠的盟友。“事实证明,打击中国并不能保证(美国的)关税宽容。今年早些时候,加拿大(应美方要求)采取措施加强美加边境安全并对中国电动汽车和钢铝征收关税,但特朗普仍宣布对加拿大征收关税。”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21日表示,近期,美国打着所谓“对等”旗号对所有贸易伙伴滥施关税,同时又胁迫各方与其开启所谓“对等关税”谈判。这是打着“对等”的幌子,在经贸领域推行霸权政治、实施单边霸凌。绥靖换不来和平,妥协也得不到尊重。为一己一时私利,以损害别人利益来换取所谓豁免是与虎谋皮,最终只能是两头落空,损人不利己。
发言人表示,中方尊重各方通过平等磋商解决其与美方的经贸分歧。中方认为,各方在“对等关税”问题上应站在公平正义的一边,应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应捍卫国际经贸规则和多边贸易体制。面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冲击,谁都无法独善其身。国际贸易一旦回归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所有国家都会沦为受害者。中方愿与各方加强团结协调,携手应对,共同抵制单边霸凌行径,维护自身正当权益,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切断与中国的商业联系将是愚蠢的”
美国和日本16日就关税问题举行第一轮谈判,没有取得突破。日本首相石破茂20日在参加NHK的新闻节目时称:“那种一方获利、一方受损的谈判,绝不能成为世界的典范。我们希望日美之间的谈判能成为全球的模范。”
《联合早报》称,日本是第一个与美国进行关税谈判的国家,日方对特朗普突然参加这次谈判受宠若惊,日方代表赤泽亮正回国后无数次谈起这个“特朗普秀”。他在访谈节目中说:“我们看到特朗普在谈话时一直看着一张小纸条,猜想美方已经有谈判的底线。”日本《每日新闻》认为,这种待遇不一般,但也不能高兴得太早。报道引述分析指出:“这是一种朝贡外交,不排除他们(美国)只是想以日本的朝贡,作为将来与其他国家谈判的模板。”
《联合早报》称,日本前首相岸田文雄表示,如果日本抛弃(贸易的)基本原则和理念,转而讨好美国,最终将受制于美国。日本不同于拥有巨大市场的美国和中国,日本资源匮乏,如果不联合其他国家齐心维护自由贸易法则,日本的未来将难以为继。
“切断与中国的商业联系将是愚蠢的。”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日前接受采访时这样说。她表示,自己今年1月与多家英国金融服务企业访问中国,提高了英国企业的运营能力,并达成能为英国创造6亿英镑收益的协议。里夫斯将于4月22日至25日赴美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议,其间将与美方讨论关税问题。
美国拉拢的另一个国家是印度。21日,美国副总统万斯访问印度,经贸问题被认为是双方讨论的重点。美方此前宣布对印度的所谓“对等关税”为26%,现暂缓90天。
印度主流英文大报《印度时报》19日刊登对中国驻印度大使徐飞洪的书面采访。(上接第一版)徐飞洪表示,面对美方滥施关税,我们看到一些国家主动示好、降低关税,但美方并不领情,反而得寸进尺。这充分表明,面对美国的霸凌霸道,妥协退让没有出路。美国只是一个国家,并不是全世界。美国对外贸易量仅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3%,其余87%的全球贸易由剩下的190多个国家构成。这些国家有巨大合作空间,仍能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18日以“美国并没有那么强大”为题称,相较于中国,美国更加孤立于世界贸易之外。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专家辛茨认为,美国目前正在同时与几乎所有国家发生贸易争端,相比之下,中国“与一个重要但仅一个贸易伙伴存在冲突”,中国处于优势地位。
本周初见端倪
“中国驻美大使以中医喻贸易战:勿自己生病让别人吃药”,《联合早报》20日报道称,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在使馆19日举办的中医药文化开放日活动上致辞说,中医药标本兼治、固本培元的理论精髓,为走出关税战、贸易战提供了有益借鉴。中医讲“治病必求于本”,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更不能病急乱投医、自己生病让别人吃药,而应该正视自己的问题,找准病灶、开对药方。中医也讲“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全球化、互联互通、优势互补是世界过去几十年繁荣的基础,也是各国持续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将相互依存武器化只会自我孤立、损人害己,高筑关税壁垒势必引发国际经贸气滞血瘀,颠覆世界经济健康发展,《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加剧大萧条的殷鉴不远。大河没水小河干,全球产供链梗阻,将导致各国商品短缺、物价飙升,伤害各方切身福祉,治本之策是行气血、通经络,让世界经济之水流起来、活起来。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分析,谢锋借用中医理论诠释中美贸易战,意在强调中国不仅从技术层面看待贸易战,而是将其置于更大的宏观格局中。
何伟文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国政府完全无视国际规则,其他国家则需要遵守国际规则和已经签订的国际协定。它们不能单边对中国加征关税、设置配额,如违反规定,中国会起诉,他们肯定会败诉。此外,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的最大贸易伙伴虽是美国,但中国是其第二大贸易伙伴。如果与美国的贸易受挫,欧盟必然需要发展与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的关系。
美国政府发起的全球贸易战第一轮冲击波的影响力,将在本周初露端倪。IMF定于22日公布全球经济增长率预测,可能将下调,日本、欧洲和美国23日发布的采购经理指数将揭示美国本月2日公布所谓“对等关税”后,全球制造业和服务业活动承受的挫折。
中方呼吁共同抵制单边霸凌
时间:2025-04-22 08:06:00
相关推荐
数字科技盛宴即将来袭!亮点抢先看2025-04-22
退休不足一个月,周继红出任新职2025-04-22
2024年度全国高校新增专业点1839个2025-04-22
高端访谈丨“阿中关系正在不断向前发展”2025-04-22
出口30余年,关税冲击有限,「辽宁北方机械」提速布局航空航天市场2025-04-22
哥斯达黎加波阿斯火山喷发 灰柱超3000米2025-04-22
他设计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准备上天→2025-04-22
中方呼吁共同抵制单边霸凌2025-04-22
马来西亚官员:关税等贸易壁垒不利于全球经济稳定发展|世界观2025-04-21
斯诺克世锦赛:肖国栋晋级16强202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