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养老金融持续发力。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印发《银行业保险业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提升老年群体金融服务水平。其中包括扩大老年群体保障覆盖面,优化老年群体金融服务,以及维护老年群体金融权益等。
当前,养老金融产品不断丰富,市场逐渐升温,但也面临着多样化产品供给不足、服务适老属性不明显、市场乱象时有发生等问题。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将养老金融市场做大,更要提升老年群体金融服务质效。
探索多样性,推动养老金融覆盖更广泛人群。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的人群都有购买养老金融产品的需求,但产品偏好、产品预期和产品选择各有不同。银行保险机构要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提供多样化、差异化产品。如针对老年群体特点,将养老金融产品与护理、医疗、康养、文旅等结合,积极探索“养老金融+”融合发展模式;充分考虑农村等欠发达地区人群的支付能力、保障需求,开发流程便捷、费用实惠的养老金融产品。
增强便利度,提升养老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银行保险机构要充分考虑老年群体在行为特点、消费习惯等方面的特殊性,营造对老年人友好的金融参与环境。线下服务方面,加强对营业网点的适老化改造,例如,增设老花镜、应用生物识别技术替代手写签字等,让服务更贴心、流程更便捷,让老年人能参与、愿参与。线上服务方面,优化界面交互,例如,完善大字体、语音引导、人工远程辅助等功能,让老年人看得清、听得到、能理解、易操作,助力银发群体跨越“数字鸿沟”。
给足安全感,有效保护养老金融消费者权益。“高额返利”“以房养老”等骗局层出不穷,影响养老金融市场良性发展。供需两端要双向发力,维护养老金融市场秩序,消除人们的后顾之忧。金融机构要守住关键防线,对可疑交易做好风险提示、强化交易确认。消费者要提升金融素养,通过金融知识教育宣传活动等多种渠道,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此外,监管部门要坚决查处打击以“养老金融”名义开展的伪创新和非法金融活动,以有力监管推动市场有序发展。(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张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