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个管理者,我们常常在说控制。控制指标、控制行为,过程监督管控等。那么,什么是管理理论里相对标准的控制的答案呢?有两层意思:
第一,控制是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能之一,是保证组织的计划与实际活动动态相一致的管理职能;
第二,控制就是检查和监督组织各方面的活动,保证组织实际运行状况与计划保持动态适应的过程。
鉴于以上定义,我们关注的重点是计划、监督和检查。其中计划是重点中的重点,这是管理四大职能的第一职能,也是最关键的职能,我们的控制都是起于计划,终于目标;监督和检查是过程中的常规行为,以保证过程处于控制之中,过程的行为要符合目标的实现,要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凡是在检查和监督过程中,发现偏离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都要进行控制。

前馈控制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控制,是在工作开始之前就对可能出现的偏差进行预测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也叫事前控制或预先控制。关于这个定义,如果你对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有了解或熟悉的话,那么这个定义就没必要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按这个定义的解释,用通俗的方式进行表达,就是我们常说的,这个事没有开始之前,多想想每一个细节,可能有哪些风险或者说可能行不通的地方,怎么处理,先找到应对措施。也就这么简单。
现场控制就是指在工作正在进行的过程中进行控制。概念本身很容易理解,我们就不必解释,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现场控制有两个作用,一是进行工作监督,二是进行技术指导。

反馈控制也称事后控制,指的是一个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结束以后,对本期的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原本的概念还有不少的内容,但是我认为我们理解到这个定义已经能够指导我们工作实践。举个很常见的、很常规的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比方我们的周例会、月度、季度、年度工作总结(不同的组织,这些内容不一定全有,各有不同),就是很好的反馈控制的典型案例。
控制过程指的是建立标准,实施检查、监督并适时纠偏,保证组织目标得以实现的整个过程。其中,建立标准和关键控制点、有效控制,最终实现组织目标是控制过程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