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否对地图上各个地区的形状和大小感到好奇?
每个地区的形状究竟是根据什么划分的呢?
每个地区的面积大小受什么因素影响呢?
①
影响地区划分的因素一:人口密度
我国幅员辽阔,但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如果从黑龙江的瑷珲到云南的腾冲之间画一条直线,把国土面积一分为二,东边占了43%的面积却住了94%的人口,而西边占了57%的面积却只住了6%的人口。
西边人口比东边低得多,行政单位面积自然就大得多。面积最大的四个省,新疆、西藏、内蒙古、青海合计占国土面积的一半。新疆有些地区的面积比东部一个省的面积还要大,但人口却没有东部一个县多。
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行政区域的面积应该越变越小,数目则应该越变越多。以江西为例,西汉时辖19县,唐朝变成34县,南宋时达到68县,清朝进一步变成81县。
②
影响地区划分的因素二:地理条件
古代交通不便,山川河流也就成了行政管理的自然边界,历史地理学家称之为“随山川形变”。比如,江西和湖南以罗霄山脉为界,从唐延续至今;海南因为地形独成一省,陕西和山西以黄河为界,湖北和重庆以巫山为界。
③
影响地区划分的因素三:语言文化差异
若语言不通,政务管理或公共服务可能就需要差异化,成本会因此增加,规模收益降低,从未影响行政区域划分。比如,台州属于吴语台州片,温州属于瓯江片,金华则属于婺州片。
当然,无论是人口密度、地理还是语言文化,都只是为理解行政区域划分勾勒了一个大致框架,无法涵盖所有复杂情况。
④
为什么行政交界地区普通经济落后
行政交界的地区,特别是省交界处,这里经济发展普遍比较落后,原因主要有三个。
原因一:一省之内以省会为政治经济中心,人口最为密集,经济一般最为发达。但几乎所有省会都不靠近省边界,这种地理距离限制了边界地区获得资源的能力。
原因二:省边界的划分一般与地理条件有关。边界地区多是山区,不利于经济发展。
原因三:地方文化有关。一省之内主流文化一般集中在省会周围,而省界地区往往是本省的非主流文化区,其方言也有可能与主流不同。
⑤
行政区域大小的限制因素
限制行政区域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由于规模经济,覆盖的人越多越划算,政区越大越好;另一方面,受制于人们获取这些服务的代价和意愿,政区不能无限扩大。
比如,一个公园虽然免费,但人太多就会拥挤,服务质量就会下降,且住得远的人来往不便。因此行政区域大小应该跟政策影响范围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