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熬”出来的

提及“熬”字,也许大家并不陌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下人们生活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例如,今天想“熬”个鱼汤喝喝,明天再“熬”个羊肉汤尝尝,也或者“熬”个鸡汤、“熬”个排骨汤品品,就连每天早上想喝点儿“熬”出来的粥喝喝,那也是常有的事,很显然人们现在的生活,那是今非昔比了!这要是在过去,简直就成了人们渴望的奢侈了!因此,想“熬”个什么汤或是粥之类的,根本不用去多想,一个“熬”字就会脱口而出,那些粥呀!汤呀!随时随地就能实现,可以美美的享受一下当下太平盛世时的人间美味,心里感觉美滋滋的,似乎日子越过越有味,越过越红火,越过越有盼头!
倘若你大清去早餐店里吃顿早餐,你就一定会见到早餐店里的员工们早就把铁质的大桶整齐的排列一行,里面盛装的有玉米粥、小米粥、八宝粥、大米粥等这些稀饭,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给老板打个招呼来上一碗,粥里面可以加少许糖,这也根据你的需求而定。这些稀饭的制作过程,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过去就是架口铁锅来“熬”,锅下面都是烧着柴禾,而现在呢?多是用液化气,或者干脆用电,即快捷又环保,很是现代化做法了!
“熬”粥、“熬”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先是大火“熬”,大约十数八分钟后,就可以持续恒温,文火慢慢“熬”便是了,当然也要看你“熬”粥的量,来决定你“熬”多长时间才算“熬”好。

说到“熬”这个字,读音áo,释义1.把粮食等放在容器里用文火慢煮或者干煎;2.忍耐;勉强支持。又一读音为āo,即煮的意思。“熬”字与火有关,从火。它与火连起来有“隔空加热”的意思,原指烹调工序,引申到人文领域,有“艰苦修行,持久忍耐,最终成功”的意思。尤其是人们在劝解那些受挫和处于低谷期的人们时,常常会说:“你还是慢慢‘熬’吧,总会有出头之日的!”“慢慢”“熬”,是一个过程,它是有时间的,说多长就有多长;等到出头之日,那只是我们的预期。
俗语说得好:“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这里面不仅涵盖了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也体现了一种消极心态。“熬”还暗含了一个被动的过程。同样一个“熬”字,它所提现的境界是不同的。无可奈何的挣扎叫“熬”,无目标的混日子叫“熬”,执着地与命运抗争,有目标的奋斗也叫“熬”。由此可见,同样是“熬”,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对于“熬”这个问题,说起来很轻松,但在实际情况下,做起来并非易事。例如,40多岁就任某局的局长见到老同学总是好说:“小李呀!你工作踏实,业务精通,啥时候也‘熬’个局长当当!……”
马云曾说过: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部分人却死在了明天晚上。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些人没能熬过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连续熬了七七四十九天,才炼出了锐利无比的火眼金睛。当年的红军,经过了艰苦卓绝的奋斗,经历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经过“磨砺”、“忍耐”、“坚持”和“煎熬”后最终胜利会师,也最终取得了胜利。还有为推翻南非种族主义的统治,曼德拉执着的抗争了50年,“熬”到最后,从阶下囚成为南非首任总统。就拿咱们寻常百姓来说,多数家庭能过上富裕的生活,不都是从苦日子中“熬”过来的吗?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你能“熬”出名堂,还是“熬”不出个名堂,前提是你都得“熬”。有些事由不得你自己,因为那是你必须经历的过程和必须承担的义务。生活有难处你得熬;发展有坎儿而你得熬;上学时缺钱花你得熬;毕业后没工作,你得熬;工作后薪水低,你得熬;要晋升没机会,你得熬;要结婚没房子,你得熬;养育子女费心血,你得熬;穷日子过上富裕生活你也得熬……有道是:“不经历风雨,何以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还有“不经几番寒霜苦,难得梅花扑鼻香。”“不激波流,难以成为强悍的水手”。没有“煎熬”,何来成功?不堪造就,又如何超越呢?不经“煎熬”的高汤,何以成为人们青睐的美味呢?真实的人生,总是要经受打磨和熬炼的。百味皆从“熬”中来,不仅仅说的是烹饪方法,其实说的也是人生。
当代获得诺贝尔奖的莫言曾说,人生态度千万种,一个“熬”字万事销。说到底人们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要耐得住寂寞,还要有一颗恒久坚持的心态和信念,即持之以恒、积极向上、坚持不懈,朝着既定的目标积极奋斗,这样你的生活才会有盼头,做事才会有劲头,“熬”过去了,你的人生才会有出头!做事没有思路,不讲方法,又没有坚持不懈的“熬”,那么,你的人生就永远没有奔头!
美味的高汤是“熬”的,美好的也生活是“熬”出来的,美妙的人生更是“熬”出来的!所有的这些,没有了“熬”,一切都是零;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熬”,成功的光环就会自然而然的去光顾你,这就是“功到自然成”!所以,一切美好,一切成功,凭的是“熬”,靠的还是“熬”,都是“熬”出来的!倘若只是凭空瞎想,自由懒散,不去脚踏实地干,一切的失败便不招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