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出生在浙江绍兴,中年在北京工作生活,晚年寓居上海著书立说
绍兴鲁迅故居位于东昌坊新台门内(鲁迅路208号),鲁迅自1881年诞生至1898年去南京读书前,一直生活在这里。1910年至1912年,鲁迅回乡任教亦居于此。1912年至1919年间,鲁迅也曾几次回乡在此住过。

故居坐北朝南,两楼两底,一间平屋,中有走廊相连。故居后面有一百草园,是鲁迅童年时代经常活动的地方。
北京的鲁迅故居是一座青瓦灰墙的小四合院,东墙上挂着“西三条胡同21号”的门牌还能依稀辨认。再旁边,是郭沫若写的“鲁迅故居”的牌子。

几间小屋,朴素的家具,还有鲁迅先生1925年4月5日亲手栽种的近百年的白丁香与黄刺梅枝繁叶茂。

上海的鲁迅故居位于山阴路132弄9号,是一幢红砖红瓦的3层楼房,为一代文化巨匠1933年至1936年逝世前居住和工作的寓所。这是一幢红砖红瓦的3层楼建筑。

底层前面一大间是会客室,中间撂一张棕黑色的长方形西式餐桌、周围有5把椅子,西墙放着书橱、手摇留声机及瞿秋白寄放于此的工作台,底层后面是餐室,放着1张八仙桌,4把镂花圆椅,酉墙角是双层碗橱和4只圆凳,东墙有个旧衣帽架。二楼南面1间是鲁迅卧室兼工作室。靠东侧是张普通的黑铁架床,床南是书橱和藤椅,床对面依次放着梳妆台、茶几、藤椅和大衣橱。糊着半透明彩花纸的南窗下,是先生的书桌,上面放着纸、墨、笔、砚和台灯,陶制的龟形笔插中便插着那枝廉价但却是鲁迅先生曾用来写了数百篇杂文的“金不换”毛笔。书桌旁有一张藤椅,是鲁迅先生坐着思考、休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