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甲虫打什么药(农业生产之叶甲类害虫)

时间:2024-10-29 10:21:56

叶甲科又名金花虫科,体型小至中型,体圆或长椭圆形,体色艳丽具金属光泽。触角多丝状,一般不超过体长2/3,复眼圆形,跗节隐5节,似4节。有些种类后足跳跃式,俗称跳甲。成虫、幼虫均植食性,取食植物的根、茎、叶、花等多数会叶,少数潜叶为害或钻蛀性。该科许多种类对农作物、蔬菜、林木、果树、牧草造成严重危害。叶甲科昆虫的寄主植物以被子植物为主,裸子植物极少。寡食类群中,叶甲科的分类系统与寄主植物之间常呈现平行现象,即很多叶甲“属”以一个或几个近缘的植物“科”为其寄生范围,例如,弗叶甲属、圆叶甲属以柳科植物为寄主;菜跳甲属寄生于十字花科;潜跳甲属、橘齿跳甲属寄生于芸香科植物;毛跳甲属取食茄科植物;叶甲属取食柳科和桦木科;扁叶甲属取食胡桃科和桦木科。单食性种类中,有些已被用于生物除草。

生活习性

幼虫的生活方式相当不一致。叶甲亚科大部为裸生食叶,幼虫老熟入土化蛹、或悬垂叶下化蛹,如核桃扁叶甲属、叶甲属。牡荆叶甲在寄主植物茎枝间用粪便筑巢,幼虫匿居食茎,保持叶甲总科中较原始的取食习性。角胫叶甲属有胎生现象。萤叶甲亚科和跳甲亚科大部在土中外寄生食根,如守瓜属、菜跳甲属、蚤跳甲属等。也有一些属,如跳甲属、毛萤叶甲属、小萤叶甲属、瓢萤叶甲属裸生食叶。还有个别是潜叶蛀茎为害的。如橘潜跳甲潜叶,玉米旋心虫、栗凹胫跳甲蛀食苗茎基部。

叶甲类防治难点

1.运动能力强,部分善跳跃,对药物敏感,轻微喷药也能敏感察觉,立即跳到地面或钻进土里躲避。

2.长期单一药剂防治,抗药性强。

3.虫口基数大,叶甲、跳甲一年的发生代数多则可发生10代左右。而且成虫寿命极长,平均50天,最长可达1年。

4.假死性,成虫受惊后会出现跳离叶片,落地后翻身短暂假死。

5.施药方式单一,未充分了解叶甲类害虫规律,叶甲、跳甲交配后在土壤中产卵,孵化后的幼虫吃根,成虫吃叶,施药方式单一,喷雾或者淋根,未结合使用。

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残体和枯草,防止害虫在此越冬。

2.了解活动规律,适时防治。

早上7:00-8:00或下午5:00-6:00喷药,此时成虫出土后活跃性较差,药效好。

3.化学药剂使用时上下兼治防治

成虫不但危害作物叶片,还危害作物根部,应该采取上下同治。铺设地膜,避免成虫把卵产在根上。在重危害区,播前或定植前后采取撒毒土或淋施药液的办法先处理土壤,毒杀土中虫蛹。

4.注意交替用药

能防治叶甲、跳甲虫的药剂不少,但单一用药容易发生抗药性,影响防治效果。常用药剂有:氯氟氰菊酯、甲氰菊酯、高氯·甲维盐、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氟氯氰菊酯等防治。

5.叶甲、跳甲的趋黄性、趋光性等进行物理防治。如黄板诱杀、设置防虫网、灯诱杀虫等与化学防治结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