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污染属于环境污染吗(食品污染的来源和分类)

时间:2024-11-06 10:34:33

食品是保证人体健康的三大要素之一,食物的营养成分是构成人体组织和免疫系统的基本物质。食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每一个消费者的健康状况。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食物这一维系我们生命健康的物质,逐渐变得不安全起来。来自各个方面的污染,通过生产、加工、储存、包装等环节破坏了食品的安全性,危害到人类的生命健康。

污染的食品

所谓食品污染,就是指食品从原料的种植、生长到收获、捕捞、屠宰、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烹调直到食用的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混进了对人体健康有害或有毒的物质,造成食品安全性、营养性和感官性状发生改变的过程。 食用受污染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食品污染大致可分为:①食物中存在的天然毒物:②环境污染物;③滥用食品添加剂:④食品加工、储存、运输及烹调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或工具、用具中的污染物。

食品污染造成的危害,可以归结为:①影响食品的感官性状:②造成急性食物中毒:③引起机体的慢性危害:④对人类的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根据食品受污染的途径主要将其分为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放射性污染,其中化学性污染占主要地位。

所谓化学性污染,主要是指农用化学物质、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容器和工业废弃物的污染,汞、镉、铅、砷、氰化物、有机磷、有机氯、亚硝酸盐和亚硝胺及其他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等所造成的污染(张传贵,2000)。 造成化学性污染的原因有以下几种:①农业用化学物质的广泛应用和使用不当。②使用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添加剂。③使用质量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包装容器,如陶瓷中的铅、聚氯乙烯塑料中的氯乙烯单体都有可能转移进入食品。又如,包蜡紙上的石蜡可能含有苯并[a]花,彩色油墨和印刷纸张中可能含有多氯联来,它们都特别容易向富含油脂的食物中移溶。①工业的不合理排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也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所谓生物性污染,是指食品被有害的细菌、病毒、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昆虫等污染(朱其太,2002)。 出现在动物性食品中的病菌,包括人兽共患传染病的病原体、以食品为传染媒介的致病菌,以及引起人们食物中毒的细菌、真菌及其毒素,这类微生物很多,如炭疽杆菌、结核杆菌、布氏杆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肉毒杆菌等。它们除可以直接污染动物性食品外,也可通过食品加工工具、容器、洗涤用水等途径污染动物性食品,使食品腐败变质。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产生的毒素致病性强,如黄曲霉可产生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污染食品后会引起动物原发性肝癌,对人体危害极大。人类的乳腺癌也与此有关。


所谓放射性食品污染,是指当食品吸附或吸收外来的(人为的)放射性元素,使其放射性高于自然放射性本底(朱其太,2002)。 具有卫生学意义的天然放射性元素主要有铺-226、钾-40、 钋-210等。放射性矿物的开采和冶炼、核能的应用、某些工业生产(核工业、稀土工业、稀有金属工业、媒矿工业等)、放射性同位索的应用、核动力的开发应用以及核爆炸试验等,都可造成食品的外源性污染。


提到食品污染,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与之相关的话题,它也是人们非常关心却知之甚少的问题,这就是食品添加剂是否能导致食品污染。虽然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中一直在使用, 但某些媒体有关的负面报道使不少人对它产生了怀疑,总认为食品添加剂不是好东西。据食品专家介绍,添加剂在食品中的作用是其他物质无法替代的,也是某些食品在制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食品添加剂按其作用可分为:增稠乳化类、品质改良类、防腐抗氧类、保鲜类、着色类(食用色素)、香精香料类、甜味剂类、营养强化剂类。只要科学、合理地使用食品添加剂,就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品种、数量都属于比较少的,应用范围也相对较少。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壮大,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新技术、新材料、新原料的广泛应用,使得食品受污染的因素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食品污染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健康,但是,由于利益的驱使或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食品污染事件却很少得到有效的干预,食品污染事件仍屡屡发生。因此,来源于科学问题、经济发展问题和社会问题的食品污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